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

it will be fine

在你過去的歲月裡,無論你是年輕還是年長的,應該都會聽過這句話:不要緊的,遲些時候就會好的。

剛學走路的小朋友,在地上撒了泡尿,媽媽心急如焚的忙著為寶寶換褲子包紙尿片,老奶奶會說,不要緊的,當他長大了上學就不會這樣做的。可是在幼稚園裡,在課室裡尿尿的小朋友依舊是那麼多。在學校裡,小朋友淘氣調皮搗蛋,學著打架欺負同學,家長被召來學校,父母一句道歉也沒有,就只有一句:他還小不懂事,等他長大些就會學乖的,打架滋事他自己也受傷啊!上了中學,情竇初開,學著約會不同的女同學,被女同學的家長興師問罪的造訪。孩子的父母還是那句,小孩子好奇嘛,等他長大結婚,就會把心定下來的。故事延伸下去,不必多說也知道會有什麼結局。還不就是多一樁失敗的婚姻,單親家庭,家暴案例,甚至社會罪案。


事情的源頭,不就是那一句:“以後會變好的”。但這世界真的那麼神奇嗎?什麼事情不去理會,一切都會變好嗎?還是我們都把責任推個下一個接手的對象,就意味真的是一干二淨,問題就不在自己的手上了嗎?以上例子的父母,如果在年老無依的時候,他的孩子會有這份能耐承擔他們的生活和日子嗎?於是苦頭又回到了父母本身。這世界看似不公平,但其實只是在循環的過程中而已。

小至個人,大致群體國家。把這種態度放在自己對群體國家的責任上,就變成了放縱霸權。今天政策不對,有偏差,甚至錯誤;我們有可能說:不要緊的,下次自然就會糾正的。難道不去干涉,它自然會糾正?孩子的錯誤態度需要教育糾正,群體的錯誤觀念更需要監督和改正。

在項目管理的知識裡,項目經理很重視危機管理,需要大量的計劃,甚至後備計劃去處理事項。如果一位項目經理說:“我希望它會變好”(I hope it will be fine);這位項目經理肯定會被撤下職務。“hope is not a plan; hope is not a strategy” (希望不是計劃,希望不是策略),這是資深高級項目經理時常強調的。對應策略還有避免的策略肯定要準備好。就像教導小朋友一樣,教導的知識一定要準備,而且還要因應孩子的進度和情況修正。國家政策,在人民的角度,如果不能在短期看到利民的效果,甚至沒有所謂的後備計劃,就別奢望在未來會有人民的利益存在。人民需要自己擬定後備因應計劃和策略。


面對事實需要勇氣,很多時候人們就在這關被刷下來,接著就會有各種不同的閃爍言辭來掩蓋。應對事實需要智慧,一些人就會把責任推卸下來,甚至捏造知識來躲避責任。


我們就只有這個地球,這個世界,這個群體。所有被推卸的責任和工作,最終將回到我們的身邊,自己去承受。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才是王道;別再猶豫甚至躲避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